今年(2022)股市跌了一整年,許多投資者哀鴻遍野。
更有人因此難以入眠,每天都在擔心股市繼續下跌怎麼辦?
會有這樣的想法,就是心不安了。
這篇大仁要告訴你:「投資最重要的原則,是能安心睡覺。」
免責聲明:
文章內容僅為個人心得分享,不得作為投資決策依據。
投資有風險,有可能會虧損本金。
過去歷史與數據不代表未來績效保證,投資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,務必謹慎評估再做決定。
任何瀏覽網站人士,須自行承擔一切風險,本人不負盈虧之法律責任。
安心睡覺
在《生活中的投資學》這本書中提到一個「心安原則」。
在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,有朋友前來諮詢:
朋友:「我倉位很重,睡不著覺該怎麼辦?」
作者:「減!」
朋友:「我減了,但還是睡不著。」
作者:「再減!」
朋友:「那我得減到什麼時候?」
作者:「減到你能睡得著覺的時候。」
市場每天千變萬化,股價有如海浪般上下起伏,這是很正常的。
但你的心,絕不能隨著市場擺盪而動搖。
心態一旦失衡,就容易做出傷害自己投資組合的事情。
例如嚇到清空股票,或是再賭上更大的槓桿。
心要安定,投資才會順利。
因此,當你面對市場的波動感到擔憂,甚至影響到生活作息的時候,你就該減少倉位(曝險)了。
雖然你賣出後市場可能會反彈,你可能會少賺。
但這就是你為了安撫自己內心,所支付的保險費用。
唯有心安,才能將投資計畫堅持下去。
眼前賣出,是小事。
整個投資計畫能順利進行,才是大事。
要算大帳
作者提到,他小時候家裡是務農的。
父親把希望都寄託在子女的身上,希望他們能夠透過教育翻身,不再受困於農業。
有一年,他們兄弟姊妹需要繳交學費,但家中已經沒有足夠的資金。
這個時候,父親打算把家裡的一塊地賣掉,好支付學費。
有位買主知道他們家中有急需,趁人之危,開出非常低的價格。
母親聽到後眼淚不禁留下來,這種價格實在是太心疼了。
但父親不以為意,擺擺手,沒多久就將地賣出去。
多年以後,作者跟父親聊起此事。
父親說:
當時實在是找不到買主了,所以賤價也得賣出去。
如果光看這一塊地的賣價,我們是吃虧了。
但從整個家庭考慮,這塊賤賣的土地卻解決了當時全部的困難。
要算大帳,不要算小帳。
父親的作法,是將眼光放在整個家庭的成長。
他知道唯有讓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,才有機會躍上更高的階級。
地是賤賣了,但子女也成長了。
如此算來,這筆買賣不虧。
投資也是如此,當你因為心不安定,很容易做出蠢事毀掉整個投資計畫。
不安,也代表你所承受的風險,已經超過自己的能力。
這不是你能力圈應該做的事情。
雖然賤價賣出股票很心疼,但倘若賣出一些部位,能換取你堅持更長期的投資,這也未嘗不可。
我們應該學習那位父親的決策:「要算大帳,別算小帳。」
眼前的低價賣出,是小帳。
堅持原本的長期投資策略,才是大帳。
不安,是因為認知不足
看完前面,你應該覺得安心很重要對吧?
錯,安心只是假議題。
安心與不安,都取決於你的認知。
打個比方,要你背著降落傘從高空跳下來,你肯定會不安。
但對飛行教練來說,這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,每天都在做。
你很不安,但教練很安心。
你們兩者的差別,就在於認知的不同。
大仁有分享「一百萬的槓桿投資組合」。
每個月都會紀錄成果,目前已經快接近一年了:
從最一開始的 103 萬,到上個月的 66 萬。
已經虧損 -35%,總虧損約 36 萬。
(若計算至今日 2022/10/13,虧損是 42 萬)
正常人遇到股價下跌 -35%,應該早就嚇到睡不著覺了。
大仁並沒有這樣。
如果說心情完全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,沒有人看到虧損 42 萬會開心。
不過,虧損並沒有到影響我的生活,飯照吃,覺照睡。
因為我知道大跌是投資的必經過程。
0050 平均下跌的幅度是:-23.7%
50正2 平均下跌的幅度是:-42.1%
這本來就應該在你的預期之內。
若你投資 0050,卻不想承受 -23% 的負報酬,那就是抱有錯誤的期待。
一開始認知就錯誤了,再看到下跌當然會不安。
不安,是你認知不足所造成的期待落差。
風險與報酬是相對的,你想取得更高的報酬,勢必得承受更大的風險。
大仁前面提到,我的投資組合目前虧損約 42 萬左右。
但我並沒有因此感到慌張,因為這是在我「認知範圍」內會發生的事情。
投資兩倍槓桿,本來就需要承受這些過程。
如果會因為下跌而感到不安,代表一開始抱持的認知就錯誤了。
我有需要因為虧損而減倉嗎?
不需要,因為我知道這是正常的事情,我的心是安定的。
自然就不必為了「安心」,去傷害自己的長期計畫。
熊市,是必經之路
在《跟著肯恩費雪洞悉市場》這本書中提到,熊市是投資者的必經之路。
美股長年平均報酬率約為 10% 左右。
但這個 10% 可是歷經眾多的股災所得到的數據。
很多人會以為長期投資很簡單,實際上你得面對中途出現的許多障礙。
要對長期投資抱有正確的認知,知道路上必然會出現波折。
你的心態應該是「下跌是很正常」,而不是「怎麼會跌這麼多好可怕」。
如果你建立好正確的認知,你的心就會安定。
會讓市場漲跌影響到生活,就代表你的資產配置出錯了。
比方說,你把結婚、買房、育兒等短期資金拿來投資,這本身就是錯誤的作法。
拿短期的資金來做長期的事情,那只是賭博而已。
台股從 1967 年至 2021 年來看:
投資期間 1 年,你的勝率是 78%
勝算很高,但請記得還是有 22% 的機率可能會下跌。
今年(2022)就剛好是落在下跌區間。
若你能夠將投資期間拉長到 10 年,你的勝率會提高為 98%
失敗率只剩下 2%
這還是 1990 年那個誇張的 12682 大泡沫所導致的。
若扣掉那年,實際上台股滾動 10 年以上的勝率是 100%
市場漲跌我們無法控制,我們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自己的投資期間。
當你能夠把投資期間拉長,勝率自然就會提高。
短期下跌的風險,我們可以用時間慢慢撫平。
當你能夠意識到長期投資的勝率,你就不會為短期的下跌而不安焦慮。
因為你已經建立正確的認知,知道市場漲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。
你也把投資期間拉長,知道長期來看勝率非常高。
你將可以度過這些下跌的日子。
結論
最後,重點整理:
一、安心最重要,投資以「晚上能睡著」為基本原則。
二、不安時的減倉,是為了投資組合能順利運作的必要支出。
三、不安,是因為認知不足,抱有錯誤的期待。
四、熊市,是長期投資者的必經之路。
五、拉長投資期間,就能提高勝率。
每一次的下跌,都是讓你重新檢視自己投資組合的機會。
如果你面對今年的股災,依然可以堅持原有的投資策略不受影響。
代表你是在投資初期就想清楚,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人。
你只需要待在原地,堅持下去即可。
如果你現在恐慌到不知道如何是好,該不該放棄原本的策略。
代表你打從一開始就不知道自己在幹麻。
不如趁這個機會,好好重新思考一下吧。
很多人會說投資安心最重要,這話我同意一半。
安心,是建立在正確的認知上。
一、知道會面臨什麼風險。
二、知道如何在風險與報酬之間取得平衡。
三、知道長期投資可以提高勝率。
不安,則是認知不足的顯現。
一、對市場下跌沒有概念。
二、投資組合不是過於積極,就是過於保守。
三、只看見眼前的虧損,看不到長期的報酬。
不要拿安心做為藉口,安心並不是你幹蠢事的理由。
(例如嚇到清空股票,等市場回穩才投資)
好好加強你的正確認知,才能在長期投資這條路上走得更加順遂。
延伸閱讀:兩倍槓桿大漲大跌很可怕?認知決定你的風險承受力
相關文章:
生命週期投資法,從「時間分散」你的投資風險
什麼是報酬順序風險?年輕人跟老年人的不同結果
你的歐印,不是真的歐印!從生命週期法來看長期投資
投資套牢在歷史高點怎麼辦?停止你的(YOLO)幻想
人生是一場接力賽,貧富差距就是你親手拉開的
為什麼年輕人應該希望股市大跌?熊市是長期投資者的大禮
【懶人包】「槓桿投資法」系列
【懶人包】「淺談投資」系列
【懶人包】「個人成長」系列
回到首頁: 請點這裡
部落格的使用說明: 請點這裡
歡迎訂閱大仁的 YOUTUBE 頻道
大仁的出版作品:《 淺談保險觀念 》
你可以由下列管道聯繫大仁:
文章來自: https://wewe333we.pixnet.net/blog/post/232376911-%E8%82%A1%E5%B8%82%E5%A4%A7%E8%B7%8C%E7%9D%A1%E4%B8
離婚證人